千千小说 > 穿越乱世荒年,我只想安稳种田最新 > 第263章 有奔头的日子

第263章 有奔头的日子


胡绍笑着向云瑜解释,“瑜哥,村民们怕土匪来洗劫村子,他们不放心,觉得把东西带上安心些。”

  云瑜沉默了,眼底闪过一丝无奈,他在各个村子里与村民们打了大半年交道,非常理解战乱带他们的伤害。

  说到底还是村民对他们不够信任,不过没事,时间会证明一切的。

  于是,云瑜给他们找了块空地,让东西村的村民们把东西全放在一起,让不用排队的妇人和老人孩子看管。

  每家只要去一两个人拿着户籍去排队就行。

  苏韫之一大早就被龙潭粮油店的喧哗声吸引了过来。

  他知道今天是龙潭粮油店向村民发售平价肉的日子,林亦楠的每一个决策都出乎他意料。

  在非常时期,难得养出这么多牲畜,她没有第一时间拿去卖钱,反而低价卖给这些村民,苏韫之被她的胸襟折服。

  罗守信和潘清风站在一旁监督指挥,粮油店内分工明确。

  有专门负责切肉的村民,还有负责检查收购村民带来的农副产品,而登记核对的则是林铁桩和林福。

  林铁桩和林福第一次面对这么多村民,一时间有些手忙脚乱的,半天才登记完一个。

  苏韫之见状忙上前帮忙,“铁桩兄,我和你一起找,阿福登记,这样快一点。”

  两人朝他投来感谢的目光。

  在换肉旁边的台面上放着几筐鸡蛋,鸡蛋埋在稻壳里,买到肉的村民犹豫着不敢上前询问

  站在鸡蛋筐前的媳妇子笑着朝他招呼道,“买几个回去吧,这些蛋很快就能孵出小鸡来的。”

  村民低声问价,“这个要怎么卖?”

  媳妇子爽快道,“五文钱两个,十文五个,限购只能买五个。”

  村民很心动,可他家穷,刚来龙潭连稻种都是赊的,征徭役好不容易攒下几百文,手里才有了点钱,想着过年割上两斤肉给家里的过老娘和孩子吃。

  想着身后背篓带来的竹编和媳妇晒的菜干,他试探着问道,“可以拿自己晒的菜干或竹编换吗?”

  “做工好的可以换。”

  村民听了十分高兴,他连忙将背篓解下来,拿出几把晒得一捏就碎的菜干和几个好看的小竹篮和草鞋。

  “您看哪些个能换?”

  媳妇子看向旁边的族长,罗守信父亲和族长凑上前看,竹篮一点毛刺都没有,草鞋编得也不错。

  “没问题,手艺真不错。”

  族长点点头,媳妇子按开会培训过的流程操作,拿了他们比较紧缺的竹篮和草鞋,菜干他们今天种得多,没得选才收。

  村民将换来的五个鸡蛋放进背篓里,小心翼翼地背起来。

  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其他人都围了过来。

  人一多,就有人质疑。

  “大妹子,买回去万一孵不出小鸡怎么办?”

  其他人点头附和,“时间一长,即孵不出小鸡,鸡蛋又会坏掉,这钱容易打水漂!”

  他这么一说,其他人更是犹豫着要离开,十文钱虽说不多,可要挣回来就难了。

  就连刚才换完鸡蛋的村民,脚步顿住,听大家议论起来,心里有一丝动摇,不知道给不给退!

  村民们私下里正说着,就见埋在竹筐稻壳里的一个鸡蛋晃动了几下,然后在众目睽睽下裂开,接着蛋壳被鸡喙一点点啄开,一只黄色毛绒绒的小鸡破壳而出。

  “呀!真的孵出小鸡啦!”

  “给我来五个!”

  “我也要五个!”

  说得再多,还不如大家伙亲眼所见。

  排队的村民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,买完肉赶紧到这边来换鸡蛋,慢了生怕换完。

  买了肉又买了十个受精蛋,大石老两口心满意足,夫妻俩嘀咕着快些回去将小鸡孵出来。

  “阿奶,我饿了。”年纪小的孙子眼巴巴望着他们。

  跟大人走了一天的路,俩孩子早就饿得天晕眼花,大孙子懂事饿也不敢吱声。

  望了眼粮油店两旁还有许多关着门的店铺,大石老两口犯难了,那么多店铺都没开门,上哪儿买吃的去?

  大石夫妻俩拉着两个孙子重新回到粮油店,有些不好意思地问站在店门口的潘清风。

  “小哥,县城可有卖吃食的地方?”

  潘清风一拍脑袋,他差点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。

  他忙不迭道,“大娘,你顺着这条道一直往前走就是县城食堂,里面有饭吃,价格不贵,赶紧带孩子去吃吧。”

  “多谢小哥!”大石婶子诚心道谢。

  “客气了,快去吧,别饿着孩子。”潘清风贴心道。

  等人离开后,潘清风从族里找来几个孩子站在路口,手里举着一块写着大字的牌子,给村民指路,叮嘱他们只要有人靠近就告诉他们哪里可以吃饭。

  饭堂亦是早早做好准备,今天供应的是白粥配咸菜,只需一文钱一碗,碗是大海碗,成人一碗下去就能吃饱。

  另外还有杂粮菜饼,巴掌大,同样是一文钱一个。

  买了肉,哪怕是一文钱的粥,大石老两口也舍不得多买,两个孙子一人一碗,夫妻俩分吃一碗。

  走出饭堂,两个孩子摸着溜圆的肚子。

  “阿奶,饭堂里的白粥太好吃了。”小孙子扬起笑脸开心说道。

  大孙子还在回味着咸菜的味道,嗯,阿奶做的好吃。

  “我看到咸菜里还有油星子。”

  大石叔摸摸两个孙子的脑袋,满是褶皱的脸上亦是带着笑意。

  “吃饱咱们就回去吧!这日子呀,越来越有奔头了。”

  听说饭堂一大海碗浓稠的白米粥配咸菜只要一文钱,很多村民咬咬牙,一跺脚拖家带口奔向饭堂。

  不管了,太饿了!

  说什么也要吃上一碗再回去。

  一时间,龙潭粮油店和饭堂里人头攒动。

  吃完大家都很自觉将碗拿到门外舀水洗干净,放在一旁的竹筐里。

  难得来一趟县城,村民们吃过饭就在县城逛着为数不多的店铺,买些日常生活用品,针头线脑的。

  东西村村民在确定城里真派兵去剿匪后,在城内住一晚后,第二日在云瑜的劝说下,村民集体凑了点钱,租了县城的骡车帮他们将太重的东西拉回去。

  云瑜虽然没经历过逃难和家破人亡的苦,半年相处下来,他说的话村民们还是听得进去的。


  (https://www.xxqianqian.com/3277/3277564/11110881.html)


1秒记住千千小说:www.xxqianqian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xqianqian.com